22化工纯跨考上交819经验

个人基本信息+择校

本人跨考,整个复习的主要思路都是追求可控性、稳定性,希望能对追求稳定的同学有一点帮助

351的线,初试371,复试笔试全对,这样的情况仍然没有录取本部,被分到了四川的联培,足可见跨考的难度。初试时间充足,还可以拿到不差的分数,复试才是真的困难重重,但有书读就算成功吧,考虑到自己纯跨考的特殊性,便应学长邀请,也恬不知耻的来分享些经验罢。若能给跨考的同学提供一点帮助便也算不白费。

本人本科就读于某网红城市末流985的化学化工学院的化工专业,具体信息就不多提了。这边附一个本科部分主修课程的成绩单为证。


22化工纯跨考上交819经验插图1
大三部分专业核心课程

首先是个人成绩情况

大一大二上的成绩在保研水平,进过一段时间实验室,暑假还留校做实验,做过一个合成医药中间体的小项目,参过了一些工厂实习,对这个行业了解越深就越能感受到其特殊性,确实整体就业和前景都不理想。渐渐失去兴趣,不愿意继续从事相关行业,大二下遇上疫情,摆大烂,成绩也掉到保研线之外,干脆决定一鼓作气去跨考。大一到大四,每次考前都会抢救几天,所以从来没挂过科,成绩平均分在80分左右,排名已经掉到50%,在考研人当中我的成绩并不出彩,只能算是没有犯过什么错。

然后是考研择校

既然都来看819的帖子了,肯定是想考这个大方向的,所以就不过多论述为什么选择电通的原因了。只讲一讲自己选择上交的原因。

第一,上海这座城市,上交的实力,上交电院的实力都是数一数二、无可挑剔的(国内)。各个方面综合考量下来确实算是电子信息的比较优秀的选择之一,但这也造就了它T0级的专业课难度,当然这是后话,之后再论述。

第二,个人因素,高考失利,不仅没去到心仪的学校,连保底的一些学校都没上,很受打击,心灰意冷,最终还是决定放弃复读,在大学期间再去争取更好的学校,算是早就有这样的觉悟,愿意拼尽全力去尝试。本科想过走保研,但诸多因素之后决定离开化工走跨考这条路。

第三,考试方案,做了很多了解之后发现上交的考试方案对跨考生比较友好(仅指制度比较友好,专业课非常不友好),据我了解,上交的录取方案一直都是按照初试500+复试200,且复试线下的话笔试100分,英语20分面试80分,线上的话笔试30分,面试170分,再按总分排序来录取。其他的顶级院校大多复试占比较高,复旦为500+500,清北要求更高,科研经历和成果比较关键,这也正是我的死穴,而上交的话相对来说可控性更高。选择专硕也是基于同样的理由,寻求稳定可控的结果,毕竟跨考的风险过于庞大。

整体的确定时间在21年3月份,当然别人问起考哪我还是会说没确定哈哈哈。找相关信息期间,蹲在上交电院考研群里很久,悄咪咪的收集消息。群号 523668205,也不算广告了,直接QQ搜交大电子考研群也能搜到这个比较成规模且活跃度高的群了。在21年3月底上一届学长学姐复试结束后,也非常幸运了捡漏了一位819转生医工的上岸学长的819资料,整体接近全新,还送了一本奥本海姆的SS,非常感谢这位不知名的kense学长。后面也是报了这个群的专业课的班,毕竟第一次学dsp真的难度超乎我的想象。

备考也是从3月初Ipad到手之后就开始正式复习备考,整体复习准备的时间属于比较久的了,很多大佬三个月都能400+上岸,6个月左右的也很多。但如果你想跨考的话我还是建议尽早准备,跨度越大就越需要早准备,准备越多,稳定性越高。

初试备考

初试成绩不算高,371分,比我预估的低了10分,而且就低在专业课上,今年的专业课难度大,部分题确实比较怪,当然也是电子系本科的内容,但我确实没学过,也没复习到,所以建议尽早复习。这里也贴一个成绩单为证。考这个分数,数学成绩不理想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但确实自己做的也烂,也就不多说了。想拿高分,尤其是在上海,必须要数学跟专业课成绩高,这也应该是复习的主要侧重点。下面也恬不知耻的讲一讲学习经验,主要是错误经验哈哈哈,大佬们就看一乐就行,作用主要是让跨考的避避坑,少走一些弯路。

本人本专业课程非常多,属于挤时间复习,为了大四上有更多时间复习,大三下学期一学期上了11门课,只能抢时间复习,暑假又强制参加了一个月的工程设计实习,大四上还有两门专业课,另外还做了12个专业实验,一直到12月10号我还要花一下午去做实验,时间确实比较紧张。所以思路还是追求性价比跟可控性。


22化工纯跨考上交819经验插图3
初试成绩

政治

  1. 基础要看
  2. 选择题一定多刷
  3. 主观题背关键两套

本人客观题46分,本人字非常烂,主观题只有26分。便主要讲讲基础和客观题。

政治复习开始的时间一直有些争议吧。我的建议还是9月份开始,听强化课,每天刷点题,肖老的1000题或者徐涛都行,主要配套课程进行学习理解,另外对题型混个脸熟就行。太早容易遗忘,很多重要会议没开,许多考试重点还没明确,且容易导致逃避数学,太晚则基础容易薄弱,做题,背主观题都会受影响,且后面时间宝贵,被政治搞心态容易导致数学和专业课进度受拖累。

就我个人而言,基础课是跟的徐涛老师,直接听得强化课,一天两三节课,总共听完需要一个半个月左右,然后刷一刷相应的题目,总计花费在一个半小时左右。我不建议安排在黄金时间,可以安排在中午吃完饭还没午休的时间或者下午的5点之后以及饭后一直到晚上的7点之前。毕竟关键是理解重难点内容,做题只是混个脸熟而已,后面还有二刷,有套卷,有小程序等等,不建议花太多时间

11月份左右强化课程基本全部结束,且会开始有带背的内容,例如腿姐,徐涛都有。个人建议选择一个就行,不要贪多,关键句子背熟,哪里都能写。不要太过纠结跟哪位老师。当然如果时间安排紧,12月再开始背也不算迟。11月份多刷选择题提高正确率就已经很足够了,在上海想拿一个稳定的政治分,选择题的可控性比主观题要高的多。如果能听腿姐的技巧班可以听一听,还是午休前或晚饭后,当放松,抓牢选择题的40分。

进入12月份,政治就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选择题重复多次的刷,这个时间点时政已经基本结束,重点也很清晰,这个时候得选择题的作用会比较大,所以建议多刷,肖老,腿姐,徐涛,米鹏等等。主观题的背诵也必须要开始了,没有肖四的时候就去背马原,有肖四就背肖四,关键是背前两套,出卷是按照重要性来出的,所以一定要背熟前两套。

字迹如果可以的话,请保持一下,实在很烂的,可以像我一样试着默写背诵的客观题,顺便提前感受一下考试的时候的排版和书写格式,先要清晰,再要美观,追求可控稳定。

花了很多时间背肖四,后面考试的时候发现有押到,但都在题干里去了,在12月份花了很多时间,反而有点耽误了专业课和数学,得不偿失。专业课和数学才是关键。政治建议花大精力的只有选择题。

英语

本人英语客观题56或57分,主观题在25或者26分。字烂还是大问题,但不好解决,主要讲讲基础和客观题

  1. 背单词背单词背单词
  2. 刷真题刷真题
  3. 背作文

英语的得分关键也在客观题,尤其是我这种字很烂的,30分的大小作文也很吃亏。翻译的10分非常的碎,也不好拿高分,非常不建议多花时间。所以只能把客观题尽量拿高一点。主观题拿个保底分。主观题里40分的阅读最重要,新题型其次,完型也很碎,优先级也不高,仅高于翻译。
英语的复习总是先背单词,而且要一直背单词,个人考研单词背了得有6,7轮以上。选择的书是恋练有词,分频次背单词这一点确实做的很优秀。但非常不建议去听单词的讲解视频,因为真的很花时间,一个章节几十上百个单词,讲解完得2个小时,非常的浪费,建议把时间投到数学上。至于写不写单词本看个人习惯,个人写了一个单词本,毕竟很多单词已经很了解了,不需要再背,而且书很厚很重,带个单词本再配合单词的音频就很方便,音频是在书籍的配套APP上下载的,可以下载下来磨耳朵用。个人是3月份开始背单词,到5月份第一轮结束。第二轮背完6月,后面暑假又背了两轮,9月份开始只用ipad背,有很多app,看个人,个人选择的欧路词典,可以选择书籍和复习方式,当然主要是不花钱哈哈哈,后面进度很快,一天能背400个差不多,所以不用担心。

做题部分我首推真题,也只推荐真题,其他的题我也做过一些,黄皮书的80篇这种,但都不好用,不管是出题水平还是解析水平甚至是答案思路都跟真题有不小的差距。不建议做,有这个时间去做数学跟专业课,819的专业课难度真的超乎想象,多做专业课才是正道。

个人的刷题经历的话,5月初单词背完第一轮就开始做题,做的黄皮书那个,每天做一篇,也是混个脸熟,感受一下难度。后面做了一个月,觉得题目有点奇怪,就弃掉直接刷真题了。也是一天一篇的速度,不需要去赶进度花大量时间,每天背单词做一两道题就行。客观题6道,加上翻译,一周正好一张试卷,也可以不做翻译,或者只做部分。8月份就已经做到了近几年的试卷,单词也比较熟练,就在八月底连着几天一天一套客观题当做小测试一样,基本已经能在50分以上了。后面9月份开始重新做10年之后的试卷,一天一题,最后做了留下来的近三年的试卷,也在50分以上。如果一开始觉得有困难的,可以去听听唐迟的课,听两节知道思路就行,毕竟对着答案讲还是跟自己做不一样。

客观题阅读拿下之后,新题型听课意义不大,老师水平参差不齐,只建议去听个思路学个技巧,不建议全学,毕竟是你自己考,老师则是对着答案讲,只能靠自己多做多练。完型分数很碎,对词汇量考察很深,很吃基础,可适当放弃,优先级很低。

主观题不建议花时间学翻译,如果困难,还是可以听一听课,田静的课,同样挑着听思路就行。作文30分很重要,但比较机械,背加默写就可以,什么整理句型,写自己专门的表达这种不是很建议,有这个时间不如去做819,真想稳定,关键还是客观题。作文字迹也很重要,有能力的就保持,没能力的就保证清晰,不多提。

数学

本人数学考的低,没什么资格去妄谈什么学习经验,空刷了很多题,只就这个方面简单说两句。

1.多花时间,基础很重要,张宇30讲要吃透。题书这方面,660可在5月份刷一下,强化36讲的例题习题很关键,1000题反而很多偏难怪,不会就算了,不要纠结。880质量可以,风格比较贴近真题,有时间可以在后期当补充题做一做,其他的什么三大计算,超越,330,300题,139,这些我都做过或做过部分就弃掉了,均不推荐,当然只是个人看法,若有大佬推荐,均以大佬为准。

2.模拟卷,不要去拼进度、拼分数,不要去盲目的比,去赶,群里很容易陷入互相比谁做得多谁得分高哪个老师卷子难的怪圈,还是保持自己的进度,不一味追求难题,重视基础,能拿110就不拖后腿,120分就已经小优了,当然奇数年如果卷子简单、高分扎堆那自另当别论。

3.错误经验,不要最后一个月盲目去超额投入政治跟作文而忽视数学跟专业课,适当放弃重难点,越到最后越要看基础,放弃难题,稳住基本盘。今年我花了很多时间去做级数、微分方程、中值定理的证明题这些,结果考的除了积分算是常规的重难点以外,其他的内容均不属于常见重难点,都对基础概念考察很深入。

819专业课

个人纯跨考,本科一门相关课程都没学过,沾边的也只算学过数电模电。所以学习819困难重重,也走了很多弯路,就多讲一些,后来人能少走一些弯路就不枉费

参考书籍

很多做819的机构都会有,不算贵,应付初试也够用,本人是蹲的学长的95新二手书,再次感谢kense学长。SS的推荐用书是胡光锐的第二版,但比较古早,我买的是第三版,排版更好,印刷更清晰,顺序略有调整,比较推荐。例题如果有能力可以多看看,今年第四题就是例题原题,不做课后题,去做白皮书,也有新版和旧版,个人是旧版,印刷错误多,封装质量差,不必强求,新版也行。

DSP这本书推荐奥本海姆的第二版,网上多是第三版,正文内容一样,但课后习题差距比较大,考试是按照第二版来出题,所以建议第二版,也不强求,第三版配上群里的第二版课后题文档一样正常使用。随着后面真题的改变,加入了选择填空题,内容多是刘兴钊的DSP的课后习题,所以可以买一本,当然群内资料里也附带。

最关键的书是白皮书+DSP的答案这本小册子,群里资料会有,内容是学长写的重点题的详细答案,这本书非常非常重要,从SS到DSP都必须要用,我一开始并不知道有这本书,也不清楚有哪些重点习题,走了很多弯路。在系统的时域解法这一章花了很多时间,学了很多没什么用的内容,比如冲击匹配法,时域解微分方程,复杂且计算量大,后面一个变幻就能做出来,所以学习非常非常的困难,第一次学傅里叶级数的时候经常一道题得算一个小时,甚至都算不出来正确答案,一度做到我崩溃想要放弃,但最后还是一题一题的算完了。后面系统的频域分析是在是不想做了就跳过直接去学拉式变幻了,学完才知道前面时域解法这些根本是快淘汰的老古董,追悔莫及。熟悉了很多基本波形和变幻的性质之后再回头看当初的内容就觉得很简单,但时间已经浪费掉了。所以如果有人跨考学FT和DTFT很吃力,不要灰心,可以报个班,或者跳过去,学完S变幻和Z变幻再回头看。

网课和报班

以为复变函数是关键的基础课,我5月份学了一个月的复变函数和积分变换,浪费了一个月时间,很蠢,引以为戒,直接去学SS跟DSP

学专业课最初我并没有报班,随便找的网课,就B站上上交齐开悦老师讲的一门SS课,很古早,但比较偏实用性,推导的内容比较少,技巧和重点考察点的讲解比较多,不想报班的可以去听听看。跟着这个网课去学效果也还不错,SS基本学懂了。在8月底的时候开始学DSP,难度直接超乎我的想象,第四章抽样这一章直接给我人学麻了,正文部分跟着推导,例题也跟着做,学了三四遍才大概学明白,结果课后题给我直接干碎了,60道题。做了20道跳第五章去了,又是一样的困难重重,一堆课后题,这个时候我才真正感受到DSP的压迫力。但已经9月初了,我赶紧报了个学长的基础班,但内容还是比较快,偏实用性,我没学过,基础差,就只能自己先把这一章先从头到尾的跟着推导一遍再做一遍,做完例题再去听基础课和习题课,每天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度才慢慢赶上来。一直到11月才正式结束DSP第一轮。

建议是有能力直接早点报个班,但也要注重自己的计算能力和基础知识的掌握,先去自己全做一遍再去听技巧,听完再去重新做。虽然很折磨,但确实成长很快。不要高估自己的实力,更不要低估上交819的难度,DSP真是难到去做高数解压。

进度安排

时间越充裕越好,但不要太紧张,我五月份浪费一个月也能学完,所以要重视但不要恐惧。

6月份开始学SS,走了很多弯路,浪费很多时间,甚至7月份才知道有答案书,所以8月底才学完第一轮。SS第二轮是跟着DSP第一轮同步进行的,我SS学的辛苦但确实比较扎实,所以第二轮进度很快,10月份就结束第二轮,后面第三轮只看了关键几章,11月开始没有专门复习SS,只在做真题时当做复习一下。

DSP9月开始,11月半结束第一轮,希尔伯特那章没看,12月半左右结束第二轮,主要难点在于课后题量太大,且有一些印刷错误,书本身也是机翻,看了半天不知道在讲什么。

真题是11月开始进行,开始刷题还是会比较吃力,但随着对DSP的进度加快,真题的进度也在加快,12月的时候做完了第一轮,留了两套当自测,但其实完全没必要,直接全刷就好,第一轮都会错的很惨,第二轮再补足就好。

初试考完也不能太放松,上交的复试才是跨考生的噩梦的开始。笔试考六门专业课,虽然难度远不如DSP,但每门都很多;面试很考察科研经历和项目,以及英语能力,没有相关经验会非常非常被动。尤其是找导师或者所面这些方面,如果可以,一定去做一些相关的科研或者项目。

当然,个人见解,难免偏颇,理性看待。

如果你真的想跨考上交电子信息。请一定一定有信心、有决心、有恒心!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6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